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古典学系
百川汇秋·耕读践远 —— 四川大学古典学系开展沉浸式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来源: 编辑: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3日

百川汇秋·耕读践远

 —— 四川大学古典学系开展沉浸式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金秋送爽,稻谷飘香。2025年10月18日四川大学古典学系老师的带领下,古典学系24级本科生和部分硕博学生共赴崇州庄语农场,开展以“百川汇秋·耕读践远”为主题的沉浸式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古典学系师生在庄语农场合影


本次活动,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制定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教育的要求活动“五育并举”育人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耕读传家”精神深度融合,打造了一堂集劳动实践、团队协作与自然感知于一体的“行走的课堂”。

:古典学系教工在庄语农场合影


本次活动主要由“分组破冰”、“采挖红薯”、“田间厨房”、“稻谷收割与脱粒”以及“户外团建游戏”等五项活动组成,旨在让同学们在学习之余体验农作物从田地到餐桌的全过程,加强相互了解,认识团队协作与分工的重要性。

首先进行的是分组破冰活动,在此活动中,同学们自发分成三组,发挥想象力共同决定队名、绘制队旗以及制定团队加油口号。


:活动伊始,同学们分组创作队旗,凝聚团队智慧展现青春创意。


随后进行的是“采挖红薯”的劳动实践活动,师生手持镰刀、铁锹等劳动工具走进红薯田,在农技员的指导下分工协作,进行了采集红薯尖和红薯的活动在劳动中了解植物生长的知识,在收获中感受获取劳动成果的喜悦,这些都是对秋季丰收最直接的感知,也是对“耕读传家”传统的生动实践。

古典学系师生交流采挖红薯、摘取红薯嫩叶技巧体验传统农耕中对作物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利用。



图五:古典学系老师与同学们一起进行劳动实践


接着进行的是“田间厨房”活动同学们利用早晨亲手采集的农作物,分工协作,洗切烹炒,制作出一桌充满秋日气息的午餐。从红薯叶到野蔬菜,从茄子到红薯,每一道菜品都凝聚着劳动的汗水与团队的智慧


:同学们将亲手采集的农作物制作为美味佳肴,体验从土地到餐桌的完整过程。



师生共同享用亲手制作的秋日午餐


而后进行的是“稻谷收割与脱粒”劳动实践活动,农技员向师生们讲授了稻谷传统收割方法与技巧稻谷传统脱粒方法与技巧,并向师生们科普了稻谷生长、收获的相关知识。讲授完毕后,师生们开始了劳动实践,在镰刀起落间,金黄的稻穗应声而倒;反复捶打中,粒粒稻谷欢跳入筐。


古典学系同学们在田间收割稻谷,体验稻谷的生长与收获过程




古典学系师生共同体验传统稻谷脱粒,感受丰收喜悦


最后,同学们聚集在户外草坪,进行“户外团建游戏”,一共开展了三项轻松愉快的团队游戏,在欢声笑语中缓解了田间劳作疲惫,增强了同学之间的了解,强化了班集体的凝聚力,更增进同窗之间的情谊。


:劳作结束后,草坪游戏让同学们在轻松氛围中增进情谊


本次“百川汇秋·耕读践远”活动,是古典学系推动“五育并举”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重要实践。在思想上,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强化教师队伍基础作用,围绕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工作目标,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本次劳动教育实践中,通过完整的农事体验链条,在实际操作中锻炼了同学们的劳动技能,在土地与作物之间领会了“耕读传家”的深刻内涵,建立起对自然规律、传统文化和团队价值的深层认知。未来,古典学系将继续深化“五育并举育人模式,培养既有文化底蕴又有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