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波斯:川大古典班学子的文化寻星之旅
“花儿已盛开,季节已来临。”在 2025 年 3 月 21 日的春日下午,四川大学吴玉章学院组织24级中国古典学拔尖创新班的同学们,由王辉、邹家兴老师带队,前往四川大学博物馆参观 “群星点亮的夜空 —— 波斯文化艺术五千年” 特展,奔赴一场异域文化盛宴,从中探寻波斯文明的幽微脉络。
展厅入口,异域风格的展陈瞬间搭建起跨越时空的文化桥梁。神秘的波斯图案、古朴的色调,每一件展品中的波斯记忆都是古老文明传统的召唤。同学们们驻足凝视,怀着对探秘古老文明的热忱,开启了一场波斯文化探索之旅。

在 “光明信仰与波斯生活” 单元,从祭祀用的精美器具中,同学们捕捉到古波斯人对光明与火的古老信仰。千年前,那跳跃的光芒与火焰曾照亮了波斯大地的精神世界,并由此诞生了密特拉崇拜与琐罗亚斯德教。同学们围绕体现着古波斯崇光尚火信仰的仪式器皿和生活物品展开了深入研讨。其中,环形因为形似太阳——密特拉主神的象征,而被赋予存在、创始、创世与永恒等含义。在政治生活中,波斯贵族们常使用授权环来象征权力的合法性与忠诚的誓言。
值得注意的是,展厅中一组唐代三彩胡人俑与波斯鎏金壶的并置,揭示了丝路贸易中粟特商团对文化传播的媒介作用——别样的火焰纹饰自波斯高原蔓延至长安西市,成为中古中国多元文化的鲜活注脚。古老的丝绸之路不仅是贸易通道,更是文化交融的纽带,让两种文明在生活器物的细微处相互影响,展现出文明交流互鉴的独特魅力。

步入 “交流融汇・波斯陶瓷记忆” 单元,同学们宛如翻开一部无声的陶瓷工艺史书。不同时期的陶器和釉彩展品,是古伊朗人智慧与技艺传承的见证。从早期质朴的陶器造型,来通瓶与弗高瓶展现着波斯文明的独特,到后来融入多元文化元素、受东方瓷器的影响下工艺逐渐改进的陶瓷作品。这一过程,不仅是工艺的革新,更折射着开放包容的波斯文化的变迁,展示着文明在交流互鉴中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这种“陶瓷外交”印证了李约瑟所言:“陶瓷碎片中埋藏着比史诗更真实的文明对话史。”

在“群星荟聚・伊朗金属器艺术” 单元中,萨珊银盘等明星展品散发着冷冽而高贵的光芒。学生们透过这些金属器,深入研究伊朗金属冶炼史。从群星璀璨的青铜文明到登峰造极的古典时代,从金属的材质选择、锻造工艺,到器物上细腻的纹饰雕琢,无一不展现出波斯工匠们高超的技艺与审美。金属器作为权力的象征,承载着波斯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宗教与社会风貌,是解读波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交织发展的重要载体。

“锦绣华彩・波斯锦与地毯” 单元中,孕育自两河流域的地毯编织技艺为古波斯人继承并发扬光大。东方丝绸传入西亚,其织造技术也很快为波斯人所掌握。波斯编织者运用独特的技艺将羊毛与丝绸交织,创造出了令人惊叹的地毯作品。波斯地毯和织锦技术,作为波斯艺术的顶峰,人类历史上顶级工艺的代表,其复杂的编织技法、绚丽的色彩搭配以及蕴含的文化寓意,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波斯手工艺术的独特魅力。这些织物不仅是生活用品,更是波斯文化传承的艺术结晶,彰显着波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受到了世界各地的热烈欢迎。波斯地毯享誉欧洲,并数次东传,对世界的地毯技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明如星丛,其光芒源自永不停息的碰撞。”在观展过程中,同学们的谈论此起彼伏,大家从自身专业知识出发,在互动与感悟中摩擦出思维的火花。参观结束,学生们带着沉甸甸的收获缓缓离开展厅。波斯文化的魅力已深深烙印在他们心间。此次观展,不仅让他们领略到波斯文化艺术五千年的辉煌,进一步拓宽了学术视野,更让他们深刻认识到文化交流与传承的重要性。他们期待着未来有更多机会,深入探索不同文明的奥秘,在学术研究的征程中,继续追寻那些被历史尘封的文化之光。
